根据土壤湿度调整灌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一、测定土壤湿度
1. **仪器测定**
- 使用土壤湿度传感器是一种精确测定土壤湿度的方法。这些传感器可以插入土壤中不同深度,直接测量土壤的含水量。常见的有张力计、时域反射仪(TDR)等。
- 例如,张力计通过测量土壤水势来反映土壤湿度状况。当土壤干燥时,水势较低,张力计读数较大;当土壤湿润时,水势较高,读数较小。
2. **经验判断**
- 可以通过观察土壤的外观和手感来大致判断土壤湿度。例如,用手抓取土壤,如果土壤容易成团,轻轻一捏就会有水渗出,说明土壤湿度较高;如果土壤难以成团,一捏就散,说明土壤比较干燥。
- 还可以观察土壤表面的裂缝情况,裂缝较多且较宽通常表示土壤干旱。
### 二、不同土壤湿度下的灌溉调整
1. **高湿度土壤(接近田间持水量)**
- 当土壤湿度接近田间持水量时,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已经较高,此时一般不需要灌溉。如果继续灌溉,可能会导致土壤积水,影响土壤通气性,对植物根系呼吸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引起根部病害。
- 例如在雨季过后,如果土壤湿度处于这种状态,要注意排水措施,防止土壤过湿。
2. **中等湿度土壤(田间持水量的50% - 70%左右)**
- 对于大多数作物来说,这种土壤湿度是比较适宜的。如果土壤湿度在这个范围内且有下降趋势,可以适当进行少量灌溉以维持土壤湿度。
- 例如采用滴灌或微喷灌方式,补充少量水分,既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又能避免过度灌溉。不同作物可能在这个范围内的最佳湿度有所差异,像蔬菜类作物可能更倾向于较高湿度,接近70%;而一些耐旱作物在50%左右也能较好生长。
3. **低湿度土壤(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0%)**
- 当土壤湿度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0%时,对于许多作物来说,可能已经处于缺水状态。此时需要及时灌溉,并且灌溉量要根据作物种类、生长阶段和土壤类型等因素确定。
- 对于需水量大的作物,如水稻在分蘖期遇到这种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较大水量的灌溉,如采用淹灌方式补充大量水分。而对于耐旱作物,如谷子,在土壤湿度较低时,可以采用少量多次的滴灌方式,逐渐补充土壤水分,避免一次性灌溉过多造成土壤积水或养分流失。
相关文章: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6日下跌05-07
现场评|品牌引领特色产业转型升级05-07
卤鹅带火一座城!重庆“荣昌卤鹅哥”:见到大咖都想投喂,一天只睡三四小时05-07
反腐倡廉走基层丨庄河强化一线监督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05-07
(番外)+(结局)苏穆兮夜泽宇:结局+番外_(苏穆兮夜泽宇:结局+番外)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守活寡三年转身嫁王爷一胎双宝)05-07
拓展“低空+”良好生态05-07
美企高管:必须摒弃“美国永远领先”想法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