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他们借景抒怀、托物明志,虽为一古一今,但却颇具异曲同工之妙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8 08:23:00    


A 唐·黄巢和他的《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首名为《题菊花》一诗便是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后为大齐政权开国皇帝的黄巢所作。

该诗以菊花为意象,寓意深远,文采斐然,用辞讲究,朗朗上口,一气呵成。将一志向远大、誓做一个改天换地的能人之形象,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尤其是诗眼“我若为青帝”(青帝即专管主行春天时令的官职),借景抒怀,表达出了终成农民起义军领袖的黄巢坚定、勇敢、乐观、必胜的可贵精神风貌。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黄巢饱读诗书,但参加科举应考却屡试不第,甚感郁闷的他,便借吟菊花之名一表心迹。

果不其然,黄巢最终如愿以偿,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为一位执剑在手、八面威风、号令四方的农民起义英雄首领,并建立起了自己称皇的大齐帝国。

虽然大齐政权短命,以失败告终,但前后坚持十年的起义运动,极大地动摇了腐朽的晚唐政权根基,推动了历史向前的进程。

从这一点看,黄巢无疑是有积极的历史贡献的。

B 一代伟人毛主席曾作的《七绝·吟蛙》

1910年,17岁的毛主席考入了离家50里开外的湖南湘乡东山书院就读,临别故乡韶山冲,他给父亲留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誓言,从此便踏上了走出韶山冲求学他乡,奔向外面广阔世界的漫漫人生征途。

东山书院则是他的第一站。

年轻时的毛主席

在东山书院,他的同学之中,好多都是那时的地主、土豪劣绅、达官显贵等富家子弟,这些人平时衣食无忧、着装入时,他们很看不起来自穷乡僻野、衣着朴素的毛主席,并有意疏远他。这使得毛主席一度感到很有些别扭而不适应,莫名的压抑和那种“茫茫人海知音稀”的孤独感时不时地就袭上心头……

在这种情境下,志存高远的毛主席岂能因一时的不顺而因小失大,疏淡了求知探索美好未来的夙愿和鸿鹄之志……

这,绝非一向不服输的毛主席的个性特质!

于是,毛主席借用古人已有的诗韵、格式,雅俗共赏地改写了这首《七绝·吟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诗作构思精巧,借物明志,即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又含蓄明快、意趣横生,从小见大,传神地表达了一代伟人青年时便具有的撼人心弦的英雄气质和自信自强“问苍茫大地,谁主陈浮”的家国情怀及宏大抱负………

年轻时的毛主席


是他,万众拥戴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人民创建了新中国,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的红色政权道路,让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让中华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关文章:

泉州府文庙上演产业时尚大秀04-23

猫德学院成员:“方便袋”出息了!把它留在这有很多意义04-22

经济日报整版聚焦福建这里!04-22

我只有你了啊小说完本+外篇(许应甘棠)畅享阅读04-22

广园路下塘西路立交大修,4月26日凌晨北环高速部分路段临时中断交通04-22

莫迪会见万斯,聚焦贸易问题04-22

小说你是我写了一半的情书:无广告阅读主角为杜轻语江望免费阅读04-22

姜意谢京遇:结局+番外新上热文 新章速递京夜招惹:结局+番外评价五颗星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