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易经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10句经典名句,值得深读。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6 08:25:56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感悟:乾为马,坤为牛,用马象征苍天,用牛比喻大地。君子的精神应该像骏马一样矫健奔驰;像天体运样周流不息,大地柔和温顺,养育着万物,如牛的品德一样任劳任怨,君子的胸怀应如大地之厚德,包容和承载万物。

君子总是能从刚健运行的宇宙得到启示,得到鼓舞,从而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地执著于自己的事业和理想。这句话同样是几千年来激励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名句,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文化观,成为中华民族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上句讲做事的方法:人生在世需奋发图强,坚韧刚毅,如同天道那样由弱至强,生生不息。

下句说做人的方法:做人需胸怀博大,能包容万物,修身律己,从而逐渐达到君子的境界。

清华大学引用这两句名言,即为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 乐则行之,忧则违之。——《易经·乾卦》

【释义】

有德行的人,像龙一样隐居在世外。他不会改变自己的节操,不会显示自己的名声。 居于尘世而不苦闷,不被赏识而不烦闷;快乐时就去做, 忧闷时就不做。

古人言:龙德而隐者,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当一个人潜下心时,如同潜龙,不被外界干扰,不受名利驱使,隐遁而不会觉得无聊,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会苦恼。

顺着自然之时势,或行,或止,心意坚定,坚忍不拔,这就是潜龙的状态。

当一个人真正潜下心时,就会进入一种高效的意识流状态,无论处在顺境,还是逆境,都可以积累效能,逐渐显化自己想要的结果。


3.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周易》


译文:
君王具有使命,建立诸侯国承担朝廷的责任;小人不能担当治理国家的责任,那样必然会使国家管理混乱。


孔子说:天子诏命定功封赏开国诸侯和承家卿大夫。小人危害国家,只能赏赐财物,不可重用。

此爻告诉我们:奖赏要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两全其美。有才有德的,加官进爵。无才无德的,拿钱走人。



4.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易经·乾卦》

【释义】

君子自强不息,时刻保持警惕,夜晚时也不能放松,这样才能避免犯错误。终日乾乾,强调自强不息;夕惕若厉,强调忧患意识,把二者贯通起来,方能“无咎”。

这句话告诫君子要整天勤奋努力,晚上也要保持警惕,这样才能避免过错。

《吕氏春秋》曾这样描写过君子:“君子之自行也,敬人而不必见敬,爱人而不必见爱。敬爱人者,己也;见敬爱者,人也。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必在己无不遇矣”。

5."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易经·谦卦》

强调谦虚谨慎、低调自守的品德,是君子应有的修养。

古来言:“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谦谦君子,指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品格高尚的人;卑以自牧是说,应以谦卑自守,要求自己保持谦虚的人生态度,看护好自己的心。

为什么要学谦下呢?

谦卑是一种高贵的品德,当一个人具备谦德时,与人相处就会让人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大家自然就欢喜与之交往。

《吉祥经》中言:“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


6.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易经·文言传》

【释义】

君子的行为,是以完善品德休养为目的的,而且这些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体现出来的。乾卦初爻所说“潜”的意思,是在应当隐藏着,还未能显露时,行动时机还未到,所以君子暂时还不能施展才能。君子通过学习来积攒知识,抱着怀疑的态度来解决疑难,以宽厚仁恕之心来待人接物,以仁慈之心指导行为。《周易》说:“龙出现在田野里,利于遇见伟大的人物”。这是指这种“有德之人”具备了作为一个国君的品德,所以得到人民的拥戴。

这句话说明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提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广的胸怀来处世,以仁爱之心来行事。

孔子曰:“君子求诸己”;“君子慎其独也”;“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后世儒家则对君子提出了“四不”的评价标准,即“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 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 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 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



7. 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 乐则行之,忧则违之。——《易经·乾卦》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名利的态度,即使隐居也不感到苦闷,不被世人理解也不感到烦恼。

孔子说:“潜龙,是指有德的隐者,他不为世俗所转移,不求虚名,避世却不觉苦闷,不被世人赞同也不苦闷,喜欢的事就去做,忧恼的事就避开,意志坚定不拔,这就是潜龙。

古人言:龙德而隐者,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当一个人潜下心时,如同潜龙,不被外界干扰,不受名利驱使,隐遁而不会觉得无聊,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会苦恼。

顺着自然之时势,或行,或止,心意坚定,坚忍不拔,这就是潜龙的状态。

当一个人真正潜下心时,就会进入一种高效的意识流状态,无论处在顺境,还是逆境,都可以积累效能,逐渐显化自己想要的结果。



8.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易经·文言传》

解释:才德出众的人做事严肃认真用正当的道理陶冶身心,这个符合正义又能当作常规用于做事。做事严肃认真符合正义的思想确定,这样有德行的人不会违背此原则。

这句话强调君子应当以恭敬正直来修养内心,以正义来规范行为,这样才能树立德行,不会孤立无援。

如孔子所说:“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意思是说,直是正直,但不是直来直去任意孤行,是源自“正”,内心的正义没有歪曲,充满浩然正气。方其义也,就像孟子说的“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意思是对于君子,可以用合乎情理的方式欺骗他,但无法以不合情理的方法蒙蔽他。
两位圣人说的“方”意思差不多,方就是合乎天道之理的方正,但孔子强调说这个“方”里面包含“义”,仅仅方正平稳合乎情理还不够,“方”的核心是“义”,是非曲直符合道义,行所当行,止所当止。
君子表现出来的敬,就是端肃、有礼貌,是因为这种“敬”存于内心,用这种敬谨和慎重来保持内心的正直,对外表现出来的言行模式就是明辨是非、立足道义,这是一个人的德业内外兼修的自然表现。
敬义立而德不孤,内以敬、外以义,在别人看来就是堂堂正正、言行得宜,做人的问题全解决了,就像孔子在《论语》里也说过的那样,“德不孤,必有邻”,德业双齐的人不会孤单,自然感召仁义道德之士,因为志同道合而互为友人。



9. "君子以恐惧修省。" ——《易经·震卦》


这句话提醒君子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要以恐惧之心来反省自己的行为,从而不断进步。

君子因心存恐惧,而自觉地修德省过。心存畏惧,行才会有所止,才能反省改过。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少有的明君,然而他却是一个经常害“怕”的帝王。他曾说:“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每思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百姓,但知常谦常惧,犹恐不称天心及百姓意也。”正是凭着这样的恐惧修省的精神,他治理大唐二十余年,开创贞观之治,为大唐的繁荣富庶打下坚实基础。

战国时期,鲁国国相公仪休爱吃鱼,别人争相送鱼给他,但他坚决不受。

他认为,收了别人的鱼,早晚会被革职查办,自己再不会有薪俸买鱼吃了。

一个人心中有敬畏,就不会做太出格的事。

心中多了这份敬畏,我们就能更好的约束自己,善待别人。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幻想一夜暴富,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害人不浅。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传·系辞传上·第八章》

解释:

两人心意相同,行动一致的力量犹如利刃可以截断金属;在语言上谈的来,说出话来像兰草那样芬芳、高雅,娓娓动听,没有污秽的语言。

原来“金兰”并非一物件,而是由《易经》这两句话的尾字组合成的,代指友情契合,友谊深厚。《世说新语•贤媛》有三人“契若金兰”句,后演变为“义结金兰”。

如果人生两个人合得来,心意相通,那么团结一致的力量可以去割断金属;如果两个人语言上也谈得来,那么说出的话就像闻到兰花一样幽香。天时、地利、人和。把握住大势很重要,但是有一个一起往前冲的朋友,更重要。谦谦君子,卑以自牧。真正有智慧的人,反而有些卑微,他们不会认为自己天下第一,从不趾高气昂。满招损,谦受益。狂妄自大者,人人讨厌;高调炫耀者,人人反感。唯有低调不张扬,谦虚不自夸,这样的人走到哪儿都受欢迎。三分天命,七分后运,命在天定,运在人为。

常听人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人生在世,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总要找对同伴,相互扶持,路才能好走。只要团结协作,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相关文章:

青柠檬怎么吃最好 青柠檬怎么泡水最好喝01-23

炖猪肚的家常做法,驱寒又健胃01-23

鲍鱼蒜蓉酱的制作方法来了,烤生蚝、扇贝、茄子都可以!01-23

几种夏季小凉糕的做法大全,鲜不腻口,清凉爽口01-23

笔记本推荐 适合女生用的三款笔记本01-23

现在什么投资比较好(世界上最好的生意投资)01-22

车险第三者200万是什么意思(“三者险”有必要购买200万吗?)01-22

什么是消费金融牌照(金融牌照指什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