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北京100亿独角兽,给大模型装上手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5:49:00    

文/何己派 编辑/鄢子为

吴明辉带领的明略科技,正在给大模型装手脚。

他和团队一起,发力企业级智能体,期望AI不仅能像人一样思考,还能自主调动和操作工具,自行干活。

按2023年收入计,明略是中国最大的数据智能公司,为2000多家头部企业提供AI闭环解决方案,估值超100亿元,已发起港股IPO冲刺。

针对营销和营运场景的企服,明略是“老手”,耕耘19年,经手的多是大客、大单。

若能批量输出“手脑并用”、高通用性的企业级智能体,客群打开,市场可以大幅下沉。

长出手脚

这是一片新蓝海。

“专业营销人才,毕竟有限,头部公司才雇得起。如果靠标准化AI产品,就能搭起一个能力超强的虚拟市场部,复制成本几乎为0,这套能力就能递到所有企业手里。”

明略科技大模型产品负责人黄楠向《21CBR》表示,中国6000多万家企业,明略现在只服务了几千家。

“今年,让AI接入行动系统这件事,客户的诉求,变得更强烈了。”黄楠表示。

简单来说,就是让大模型,除大脑外,还长出手脚,告诉企业某件事怎么做,并自行上手,把活做好。

这背后的能力,有赖三点:能感知环境,理解环境信息;深度思考,自主决策;调用手头工具,执行复杂任务。

黄楠打了个比方,让一堆机器人摇手绢表演节目,这是现实世界里的“行动系统”;让AI帮人整理数据,打开电脑上的Excel软件快速算出想要的结果,就是虚拟世界里的“行动系统”。

后者是明略主攻的方向。

打通感知、认知、行动系统的AI闭环,多年前,吴明辉曾提出这一畅想,遗憾“火候”未到。

在黄楠看来,过去几年,大模型的能力提升,都在认知层面,思考能力大幅强化,基础已经打牢。

年初,DeepSeek爆火,吴明辉感受到行业水温变化,在年会上向所有员工传递两个关键信号:

一是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一批大模型的认知智能,达到可用状态,二是打造企业级可信智能体的元年来了,明略的业务逻辑,要变。

公司内部将大模型的智能水平,以自动驾驶的L1至L5来做划分。

L1为纯人工,L2是人工+AI辅助,到了L3,智能体接入行动系统,能跨系统地使用知识,反思任务做得对不对、怎么执行效果更好。

“到L4级别,就是AI造AI,AI不只可以想办法调整行为逻辑,还能靠自己的认知,修正底层技术参数。更远的未来,到L5阶段,基本一切AI皆可自造、自修,有点科幻电影的景象了。”黄楠如此畅想。

全员参与

吴明辉敏锐察觉到,带行动系统的企业级智能体,是下一个重要突破口,随即迅速行动。

去年,他和团队展开研究,今年1月,宣布启动产品战略后,快速搭起专门团队,负责设计技术框架、规划产品路径和场景。

黄楠透露,公司正开展大模型训练的技术培训,由吴明辉亲自上课,“不是做口号式的洗脑教育,而是把技术细节讲透,要求大家拿出可行规划、有转型意识,真正把这件事提升到集团战略级别。”

逢关键节点,CEO下场做科普性培训,在明略,是件常事。

黄楠向《21CBR》记者表示,2022年ChatGPT3.5一发布,公司就决定,全员要拥抱大模型,吴明辉自己上阵,做了首场培训。

技术讲解,如何做到深入浅出,吴明辉颇有心得。

他是数学专业出身,因奥数成绩好保送北大,有20多年软件开发和算法研究经验。校内人士评价,吴是北大数学系的哪吒。

对外输出之前,自己先得熟练。基于这一点,除了各项AI培训,明略还组织了好几届大模型竞赛,向员工广征AI落地实例,其重点大模型产品“小明助理”,就脱胎于这种全员探索。

起初,它由吴明辉带着一个小团队开发,主要服务产研员工,属于小范围试水。那是2023年7月,ChatGPT-4才发布不久,和多数公司一样,台上CEO讲得激情四射,台下许多明略员工对新技术仍持观望态度。

一场全员培训+大模型竞赛过后,事态有了转机。“大家意识到,这个工具易于使用,且适用于所有人,不光是技术人员。”吴明辉说。

现在,小明助理已被公司全员高频使用,并完成商业化落地,服务多家企业客户。

能力上,其定位企业级大模型平台,集大模型、Copilot及Agent于一体,以浏览器插件形式呈现,帮用户完成多个大模型的无缝切换、行业研究、营销规划等工作。

AI工具普及了,紧接着,明略着手下一步,让普通员工加入开发agent的队伍中。

黄楠介绍,HR团队用了两周时间,自研一个涵盖招聘到入职全流程的Agent产品“HR助理”,AI上手写招聘需求、筛简历,部门效率提升20%。

“我们这叫‘姜太公钓鱼’,钓的是民间智慧。”黄楠笑称。

这些落地实践,反哺小明助理的进化,进一步归纳出整套培训+活动+全员推广的方法论,明略打包为“AI落地的陪跑服务”,形成新付费产品,服务企业。

解构市场

明略紧锣密鼓推进各项任务,系统性打造企业级智能体,渴望开拓新战场。

新变化,有两点。

其一,基于大模型能力,定制成本有望大幅降低。

明略服务大量头部客户,截至2024年6月底,覆盖135家《财富》世界500强企业。过去,做大客户业务,往往意味着,定制化程度高,人力、数据资源投入大,导致成本下不来,利润上不去。

“以往定制化工作繁多,根源在于企业工作流千差万别,单是报销流程,各家各样,为此得开展大量培训。”黄楠解释,现在AI的逻辑不一样了,若工作流能即时生成,由AI自主规划和决策,那么定制化工作就会大幅减少。

其二,技术门槛降低、产品标准化程度提升,客群可以大幅下沉。

过去,明略聚焦头部客户,在于“不得不”,用黄楠的话说,“在乎营销方法论的客户规模,相对有限”,这背后是人才、资金的限制。

归根结底,小企业用不起。

一家年营业额500万元的公司,想做个品牌全案,得花一两百万元找外部机构,都不一定能请到专业团队。

当这些能力能用AI替代,标准化、可复制,且价格降低几个数量级,市场空间一下打开。

“曾经受制于专业性技能不可复制,只能集中服务头部的高阶方法论,有了打破局限的可能,我们想尽可能走到中国每一家企业身边去。”黄楠表示。

具体来看,明略以前盯的是几千家头部企业,未来有机会将业务扩展至6000万中小企业,目标用户池,增长1万倍。

在黄楠看来,开拓蓝海,明略手里有做全域营销多年的“秒针系统”等王牌产品,有数据、人才和技术储备,有技术出身的CEO拉齐上下认知,“有很大机会。”

最大的挑战,可能在于加速追赶期,时间不够用。

“老业务要变,新业务要投入。大家一直保持在战斗状态。”他说。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

合肥龙虾,摘“国字号”荣誉!04-14

工行新乡分行:深耕养老金融服务04-14

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天河政企学研共绘智慧交通蓝图04-14

青海省文旅消费券发放 最高可享1500元优惠04-14

记者观察:美国豁免手机、电脑、芯片等产品所谓“对等关税” 释放什么信号?04-13

瑞幸咖啡四度携手消博会,“咖啡+”融合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04-13

停牌!301323,重大资产重组!04-13

云南禄丰市紧盯就业帮扶“小切口”——让就业春风温暖万家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