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八十余年变电站焕发新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17:02:00    

近日,国网丹东供电公司丹东220千伏变电站(原安东一次变电所)再添一项新荣誉——成功入选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赓续工业薪火,点亮精神之路”电力工业遗产名录。此前,该变电站还入选“辽宁省工业遗产”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百年电力”首批文化遗产名录。

该变电站始建于1940年,投运于1942年,是一座有着八十余年历史的老站,是当时中国电压等级最高的变电所,是东北地区最早建设的220千伏变电站之一,见证了中国跨省电力系统发展,也是目前丹东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生态环境最美、历史最悠久、文化底蕴最厚重的城市枢纽变电站。

抗美援朝期间,辽宁省安东市成为大后方战略基地。安东一次变电所是为抗美援朝战争提供电力支撑的唯一220千伏变电站。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安东一次变电所作为枢纽变电站,全力支撑“新六线”“义东线”“东连线”、列车发电厂和“本林线”等战时电力大动脉,充分发挥电力输送重要作用,保障了志愿军指挥部、后勤部、军用机场等重要设施的电力供应,为抗美援朝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新六线”“义东线”等电力设施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安东一次变电所却成为了这段历史的见证者。2020年,安东一次变电所与鸭绿江断桥、志愿军指挥部旧址等一道被丹东市人民政府认定为“抗美援朝战争遗址”。

80多年来,该变电站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新时代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彰显了一代代丹东电网人矢志不渝推进电力事业的使命与担当。见证了从百废待兴到强电兴国的筚路蓝缕,更见证了丹东电网由弱变强的百年发展历程和丹东经济振兴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安东一次变电所先后参与研发了变压器带电油处理、变压器油带电再生、等电位带电作业服等国内首创成果。20世纪90年代,前苏联和朝鲜等国外代表团前来访问学习,为全国电力行业与国际接轨提供了宝贵经验。依山势建设的环站双层排水沟与由高到低的阶梯式主电缆沟排水槽道相互连通,构成了全国首个双层环绕阶梯式自排水系统,有效提高变电站的防洪能力,为山地建筑排水设计与电缆防护工程提供宝贵参考与实践样本。

如今的丹东220千伏变电站已成为丹东市重要的供电枢纽,该站切实履行“设备主人”职责,以一代代丹东电力人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的“三入、六安、九好”工作法为安全生产夯实基础。同时,依托智能巡检辅助平台实现设备状态全景监测与智能预警,有力保障了丹东地区的供电可靠性,圆满完成重大节日、重要活动等多项保电任务,为丹东市交出了满意的“电力答卷”。

工业遗产,是人类文明和历史发展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多年来,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大力实施“百年电力”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通过设备修缮、史料整理、文化传播等方式,以实物、实景、实事为载体,让红色资源成为广大干部员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让工业遗产从“静态保存”走向“动态活化”。

如今,漫步丹东220千伏变电站内,整齐排列的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如钢铁卫士般矗立,6条220千伏输电线路和19条66千伏输电线路在空中划出规整的线条,与红砖黛瓦的主控楼相映成趣。步道两侧,红色文化传承史、电力发展时光轴等诉说着一代又一代丹东电力人坚守岗位保供电的忠诚担当,让冰冷的钢铁设备有了炙热的精神温度。

“这座变电站不仅是一处工业设施,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该变电站运维人员李旭感慨道,“它记录了新中国电力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奋斗历程,尤其是抗美援朝期间的特殊贡献,值得被永久铭记。”(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旭 通讯员 陈薪成)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

八十余年变电站焕发新生07-23

重走联大路 续写强国梦|高校学子在昆明探寻云南历史印记07-16

《少年书院行》:用青春脚步丈量文明厚度07-09

今日辟谣(2025年6月23日)06-23

踏访长城古韵 重拾包棉记忆 相遇春风十里06-22

国网河北邢台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电缆检修高级技师宋江红:“干什么我都愿意争第一”06-19

【能源广角】绿电直连化解新能源消纳难题06-19

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