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群芳谱》中有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春雨绵绵是谷雨最主要的特点。
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烟台毓璜顶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张婧婧认为,谷雨时节,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大,湿为阴邪,湿邪最易损伤脾胃,引起脾湿。因此,祛湿健脾、助脾运化是谷雨时节养生调理的重点。张婧婧表示,在起居养生方面,谷雨节气过后,气温会逐渐升高,雨量开始增多,湿气、寒气很容易从体表裸露的部位进入体内,在衣着方面,仍要适当“春捂”,尤其早出晚归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感冒,或诱发胃肠功能紊乱、湿疹、关节炎等疾病。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在作息方面,人们也应该顺应春气,晚上可以适当晚睡(一般不要超过23时),要坚持早起(不超过7时),有助于身体阳气的生发。
“谷雨时节宜多晒太阳、进行一些户外运动,最宜快走、慢跑、气功导引,如八段锦、五禽戏等。动则升阳,阳动则气血随之运行,有利于水湿运化,且运动出汗能排出一定的湿气,减轻体内水湿困阻,从而减轻肢酸身重症状,故湿困之人运动出汗后身体不显疲劳,反而感觉轻松。”她说,“但需注意运动时不可大汗,此时会导致汗孔大开,湿邪更易入侵人体。”
《黄帝内经》有云:“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寄治十八日。”这是说四季季末的十八日均由脾所主。谈及谷雨饮食养生,张婧婧认为,此时应根据个人体质,适当多吃健脾化湿的食物,如黑豆、赤小豆、薏米、白扁豆、山药、芡实、冬瓜、鲫鱼等,为入夏打基础。忌吃生冷肥甘油腻之物,以免损伤脾胃,加重体内湿气困留。
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逐渐升发,至谷雨时节达到最旺。此时,易引动内热而生肝火,从而出现鼻腔出血、头痛、眩晕、目赤等上火表现。谷雨节气中,在精神情志养生方面,还要重视精神调养,应戒暴戒怒,更忌情怀忧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保持恬静的心态,听音乐、钓鱼、春游、太极拳、散步等都能陶冶性情,切忌遇事忧愁焦虑,以防肝火亢动。
张婧婧还提到,养生和谷雨习俗相结合,可以饮谷雨茶,品新鲜绿茶,清热利湿。美丽的港城樱花、桃花盛开,赏花愉悦心情,顺应春季“养肝明目”之道。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
相关文章:
AI中的24节气 | 谷雨:谷雨送春归,花开待夏来04-20
《天津日报》头版刊发图片新闻:正值春季农业生产关键时节 我市冬小麦已陆续进入拔节期04-09
清明·气象丨今年清明也有“雨纷纷”吗?湖南气象专家解读04-04
浅谈清明节04-02
(图表·漫画)节令之美|不负春光好时节04-02
节令之美丨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