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闻声识鸟,南大港湿地频添“新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09 16:48:00    

8月6日一早,雨后的南大港湿地,水草丰美,碧空如洗。茂密的芦苇丛中,一个头戴遮阳帽的人静静站立,他手中的长焦镜头在晨光中泛出金属光泽。

8月6日,刘全盛在南大港湿地拍鸟。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

“嘘!别惊了鸟儿!”见记者靠近,他小声提醒。

向前望去,远处是一片鸟儿的乐园:有的在天空飞翔,有的在水中觅食,还有的在追逐嬉戏……

大约半小时后,他才转过身,指着相机屏幕让记者看。“你看,这是我刚拍的鸟儿,有苍鹭、草鹭,还有凤头鸊鷉……”

他叫刘全盛,今年63岁,是沧州南大港产业园区一名摄影爱好者。拍鸟十余年,他练就了一套绝活,哪儿有鸟儿出没,他都门清,还能通过鸟鸣声辨别鸟儿的种类。

“‘嘎嘎’,叫声长的是大雁,叫声短的是野鸭;‘咯咯’,这是骨顶鸡的声音;‘吱啊’,这是黑翅长脚鹬的声音,比较清脆……”刘全盛模仿着介绍。

找了一处树荫,刘全盛掏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他的鸟类图库。目前,他的手机里保存了精选下来的2万多张鸟儿图片。其中,今年拍摄的最多,有3000多张,比前几年增加了好几倍。

这几年,南大港对湿地进行生态修复和治理,实施了南大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等项目,恢复湿地308.8公顷,这里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当地观测到的候鸟数量,也从2019年的2万只,增长到2024年的10万余只,5年间增加了4倍。特别是去年以来,湿地增加了牛背鹭、赤嘴潜鸭、白头鹤、棉凫等珍贵鸟类。

“除了我们爱摄影的在湿地拍照,还有其他的‘同行’也在拍摄。”指着远处的瞭望塔,刘全盛说,南大港有个智能监控鸟类平台,瞭望塔上的摄像头就是为这个平台安装的。

同是拍鸟,工具不同,但目的一致。

走进南大港产业园区文化旅游局监测大厅,一个4米多长、2米多高的大屏幕映入眼帘。“在这里通过‘智能影像+智能声纹’的14处高清影像设备,实施全天候监测预警,记录鸟儿活动情况,就像装了‘千里眼’。”南大港产业园区文化旅游局宣传科科长张景兴说。

在南大港湿地,智能声纹设备能收录鸟的叫声,通过和平台系统内1569种鸟叫声自动比对,判定鸟类品种。目前,该平台收集到22万余条声纹记录,识别出197种鸟类。

记者从平台上看到:当日共新增鸟类监测视频54条。

“啾啾,啾啾……”点开平台上一处声纹记录,悦耳声音响起。“这是震旦鸦雀的声音,像吹口哨一样!”刘全盛一下子就分辨出来,它喜欢啄食芦苇中的虫子,常将巢筑在两根芦苇之间。

在张景兴看来,摄影家的长焦镜头和平台的智能摄像头,共同绘制出一幅灵动的“飞鸟集”。“我们相信,南大港湿地野生鸟类种类频频‘上新’的故事,将会越来越精彩。”他说。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

闻声识鸟,南大港湿地频添“新客”08-09

就在今晚,准备观赏07-28

西十高铁陕西段全线所有隧道全部贯通07-27

福州获颁“国际湿地城市”证书,实现我省“国际湿地城市”零的突破07-26

微软亚洲研究院(新加坡)正式成立07-25

回收处置难,二手交易乱,无3C认证充电宝成“烫手山芋”07-21

王江江:徙鹤07-21

“有手就能做”?小心兼职让你背上“培训贷”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