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700年前的南宋丝织文物,在南京成功摹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2:38:00    

“老祖宗的智慧太赞了!”“中式的高奢才是真正的奢侈品。”……南京云锦研究所耗时两年,成功摹制700年前南宋褐黄色缠枝花纹暗花罗衫,让人既惊叹于古人的工艺与审美,又叹服于当下纺织文物的还原技术。

该文物原件现由上海博物馆收藏,1988年出土于江西德安周氏墓,而其摹制品正在上博东馆一展绝代风华。

距今700多年,墓主父亲曾纂修《景定建康志》

“2022年1月,南京云锦研究所承接了上海博物馆的摹制任务,整体项目周期耗时两年。”项目结果得到了上海博物馆及行业专家的验收和认可,从中可看出千百年前丝织文物的原本样貌,领略古人的工艺与审美。同期摹制的还有一件明代夹袍,也是由南京云锦研究所承接,陈列于展厅正入口处。

南京云锦研究所摹制的这件南宋褐黄色缠枝梅竹纹暗花罗衫,距今已有700多年。据出土墓志得知:墓主为南宋新太平州通判吴畴之妻,宁国府通判国史溪园先生周应合之女周氏。入葬年代为咸淳十年(1274年)。随葬器物共408件,其中以服饰和丝织品居多,共329件,大量的服饰准确反映了当时的着衣风尚和服饰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墓主周氏父亲周应合与南京还有深厚的渊源。他与马光祖合作撰修《景定建康志》,被视为现存最早的南京府志,被列为二十四本南京传世名著之一。

南京云锦研究所摹制的这件罗衫正是其中一件,刚出土时,保存相对完好,但由于长年浸泡于馆液之中,大部分色泽已晕染褪变为黄褐色、驼色等复色。再加上丝绸文物是蛋白织物,对温湿度要求严格,这就导致其已无法在展厅长期陈列。出于展陈及文物保护需要,在工艺研究的基础上,上海博物馆与南京云锦研究所联手对文物原件进行了摹制。

耗时两年完成,借助高清扫描还原文物本色

对襟直领、两侧开衩、前襟以布扣固定、两侧缝缀装饰型宽系带……南京云锦博物馆成功摹制的这件宋朝罗衫,现已于上海博物馆东馆新设立的江南造物馆靠近展厅入口处展览。其繁复的工艺与华美的色泽,吸引了来来往往的观众。“展出效果非常好。”上海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博物馆是一家以展览中国古代艺术为主的博物馆,从中可以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历朝历代的生活美学与生活品味。

在诸多文物中,纺织文物的保存与修复相当繁琐。其摹制与云锦技术又是如何实现完美统一的呢?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研究馆员于颖团队,以及南京云锦研究所杨冀元、陈诚、侍康妮组成的核心团队,均作出了深入研究与不懈努力。

据了解,摹制过程中首先涉及到的就是三经绞罗的复原织造,而三经绞罗又是几近失传的技艺。他们在南京云锦研究所云锦妆花纱技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共同还原出三经绞罗面料的织机。随后,他们开始进行三经绞罗纹样的摹制,“整件罗衫近30片,但是光三经绞罗的裁片就占据20多片,每一片纹样皆不相同,且花回较大,裁片基本为五六公分宽的长条,没有一条能直接呈现完整的单循环纹样。”

此外,该文物出土时已为黄褐色,暗花纹样已难以直接采样,为了更准确地进行纹样的复原,采样过程中还借助现代高清扫描设备,拍摄显微细节图达几百张,“通过显微细节图的组织分析,区别花部和地部,以更精准地还原文物本色。”光这个过程,他们就耗时整整6个月,分析核对了上百万个组织点,才成功分析出三经绞罗的单循环纹样样式:芙蓉牡丹折枝纹,穿插双鱼结,部分叶内饰有菱形朵梅,体现了宋代雅致之风。

与古人对话,再现传统丝织工艺中的宋代风雅

南京云锦研究所成功摹制南宋褐黄色缠枝花纹暗花罗衫,极大程度推动了对宋代服饰特点及宋代着衣风尚的研究。

“此次为第一次摹制宋朝织品,而且非云锦品类,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与尝试。”据南京云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日常纺织品文物修复制中,涉及的非遗面料品类众多,除了云锦,此罗衫涉及的纱罗织造技艺也是其中一种。而这件罗衫的衣身主体部分为二经绞纱,即暗花罗,它与云锦的常规工艺妆花纱织造极为相似,也再次验证了云锦妆花纱与古代丝织技艺的关联。

此外,南京云锦研究所年轻的技艺传承人,也藉由此次机会深挖古代织机研究、装机复制及织造技术等知识,并为此次成功摹制立下汗马功劳。经此一役,云锦研究所将更深入掌握古代丝织品修复技艺,其研究水平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希望借助与更多国内外的博物馆的合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让传统丝织工艺能再现,并为现代所用。”南京云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峰

相关文章:

演员黄豆豆,拟破格提拔为副局级干部04-14

南京运动员黄雨薇助力中国射箭队取得赛季开门红04-14

700年前的南宋丝织文物,在南京成功摹制!04-14

【理响·三经九纬】拿出实招治理“游烟”04-11

贾飙、李军分别获任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裁04-10

陆志斌已任上海市杨浦区委常委04-10

4座高架车站完成所有主体结构 南京地铁S2号线最新进展来了04-09

南京又发现9座墓葬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