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冀南山底藏着15公里的地下长城!抗日地道的"杀招"有多狠?军迷探寻山底村抗日地道遗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09:31:00    

冀南山底

蛛网纵横

烽火年代怎样编织致命陷阱?

暗战锋芒

民兵队长如何完成致命一击?

走进山底地道遗址

见证地下长城奇迹

《军迷行天下》为您播出“山河在我心中”系列节目

《冀南山底的地下长城》

《地道战》,这部不朽经典,瞬间将无数思绪牵回80多年前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在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于平原游击战中创造性地发展出地道战这一独特战法,它承载着军民们的集体智慧,成为抗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创造了敌后战场上的奇迹。

这次,军迷王潇波将目光投向冀南一处鲜为人知的地道遗址——邯郸峰峰矿区的山底村。当年,这些地道远不止是避难场所,更是抗击日寇的战斗堡垒。抗战时期,邯郸地处晋冀鲁豫边区腹地,是华北抗战的战略要地。

村民告诉军迷,如今山底村地下各家各户彼此贯通,地道与地面街道一一对应,形制相仿,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地下网络。而今,村内的窑神庙中还藏有一条直通当年地道的入口。

为了深入探寻山底村地道遗址背后的历史脉络,军迷王潇波邀请当地军史专家马勇担任向导。他告诉潇波,经过三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如今山底村地道现存有主巷1626米、复巷304米、支巷13666米,总长15.6公里,宛若一座深藏地下的神秘迷宫。

它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巷道最长的抗日战争时期地道。那么,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山底村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促使村民开掘出如此恢弘的地下长城呢?

根据史料记载,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黑山部队一个旅团悍然侵占河北邯郸。为实现“以战养战”的图谋,日军先后调集重兵驻守煤炭工业重镇峰峰镇与陶瓷工业重镇彭城镇,并在山底村东四公里处挖掘了一条长达四十公里的南北向封锁沟。而山底村以西不仅是磁县抗日县政府所在地,更毗邻由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

于是,为应对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磁武县一区抗日政府驻扎于山底村。在一区区委书记刘兴隆、区长赵庭训领导下,山底村先后组建了民兵自卫队、妇救会等抗日组织。在区委和区政府的带领下,历时一年,山底村的地下长城胜利竣工。

走进地道,八十余载前抵御外敌的印记,在地道内依然清晰可见。深入地道,累累弹孔与焦黑的灼痕赫然在目。其结构布局精妙,既设用于隐蔽的掩体,又布用于攻击的射击孔,充分展现了当时军民的非凡智慧。在继续行进中,王潇波来到了一个双层地道!

为抵御敌人的封锁破坏、毒气攻击、水灌火烧,军民对地道进行了创造性改造。这样一个“五防”地道,由此成为真正意义上进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堡垒。

那么这座精心构筑的地下堡垒在战斗中究竟表现如何?经马勇引荐,王潇波找到了当年山底村民兵队员的后代许明勤。他给我们讲述了发生在1943年农历八月初一,山底村的一场比较经典的战斗。那么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里是如何用突如其来的一枪瞬间改变局面的呢?

据记载,这次战斗山底村无一伤亡,大获全胜,共缴获枪支100余支、子弹2000多发,刘玉尚“一枪杀二敌”的故事在当时的太行边区广为流传,《新华日报》(太行版)进行了专门的报道,这场战斗也成了山底村运用地道战克敌制胜的经典范例。

那么,80多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细节如何?

战斗中涌现出的英雄刘玉珍和刘玉尚,

在他们身上我们还能知道哪些历史故事?

《地道战》中的原型人物竟也出在这里?

更多内容敬请收看本期的《军迷行天下》

CCTV-7 国防军事频道

【播出时间】

首播:2025年7月9日 21:20

重播:周五 13:06 周六 10:16 13:43

周日 06:03

来源:中国军号

相关文章:

冀南山底藏着15公里的地下长城!抗日地道的"杀招"有多狠?军迷探寻山底村抗日地道遗址07-10

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07-08

踏访长城古韵 重拾包棉记忆 相遇春风十里06-22

花地|黄天骥:“去时冠剑是丁年”06-15

新评定的10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公布!秦咸阳城遗址入选06-15

雄关盛装 等你来跑06-13

文明探源丨在濛溪河遗址触碰数万年前的远古世界05-30

中新网报道晋祠博物馆馆藏折扇扇面亮相福建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