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13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美国日前宣布,豁免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和零部件的所谓“对等关税”,这被认为是对华关税有所松动的信号。在这之前,美国已经宣布对大部分国家暂缓90天实施所谓“对等关税”。为什么美国不得不从原来的关税政策上退缩?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当地时间11日晚发布的一份政策指引文件显示,美方将豁免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的所谓“对等关税”。文件显示,这项关税政策调整是根据4月11日发布的一份总统备忘录作出的。豁免产品适用于4月5日以后输美的电子产品,已支付相应关税的可申请退款。根据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公布的税则编码,有近20项进口商品可获得所谓“对等关税”豁免。其中包括智能手机、各类半导体器件、电子集成电路和微组件等电子产品。
群智咨询总经理李亚琴说,在消费电子领域,不管是终端产品,还是半导体,中美之间联系都很紧密,通过加征关税强行切断这种联系会让美国相关产业和企业严重受损,因此美国不得不调整相关政策。
李亚琴介绍:“比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我们的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市场有80%以上的产品是从中国出口过去的。彼此之间的经贸往来,尤其是供应链的依存度非常高。所以如果强行加征关税的话,对于美国市场的品牌来讲,短时间的伤害都是非常剧烈的。”
美国政府调整关税政策也有来自美国消费者的巨大压力。近期,美国市场传出苹果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大幅涨价甚至缺货的消息。对此,不少美国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担忧。李亚琴说:“这么高的关税,在中美之间供应链依赖度这么强的情况下,美国企业就要承担关税加征以后带来的成本高涨。它们其实承担不了,因为关税加征幅度很大,很可能它们会在终端市场涨价,那么对美国消费市场也会带来负面冲击,甚至可能会带来美国消费市场的萎缩。”
在豁免电子产品所谓“对等关税”之前,美国政府已经宣布,对大部分国家暂缓90天实施所谓“对等关税”。为什么美国接连改变之前的强硬立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教授竺彩华表示,虽然从近期发布的一些统计数据来看,美国物价似乎在逆势回落,但实际上回落的主要是农产品价格,这类产品美国产量巨大,自然不容易受关税政策影响,而工业品价格走势才是美国调整关税政策的主要原因。
竺彩华介绍:“美国基本上工业制成品都是进口的,所以实际上未来受的冲击会更大。现在豁免的话,其实也是在消减民众未来物价上涨的负担,其实也是对它之前的关税政策的一种修正。因为一旦这种关税不调整的话,民众生活,包括很多企业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这些冲击对特朗普的压力就会特别大。”
所谓“对等关税”的暂缓实施和豁免,说明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缺乏可持续性,必然走向“烂尾”。竺彩华分析,接下来要看美国和各国的谈判情况,从理性的角度分析,美国关税政策“烂尾”可能性较大。“因为现在中国是150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对这些国家来说,中国又在大量进口一些大宗商品、原材料,实际上它们也非常依赖中国。它们如果要断掉我们这些产品,其实对它们国内的结构转型也是不利的。所以我相信绝大多数国家不可能完全摒弃自己的利益去讨好美国,向美国‘下跪’。所以从这一点来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烂尾’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竺彩华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再高明模型也无法预测特朗普 华尔街美股策略师接连受挫04-15
4000美元可期?黄金再掀唱多潮04-15
合肥龙虾,摘“国字号”荣誉!04-14
工行新乡分行:深耕养老金融服务04-14
宁夏惠农农商银行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投放力度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