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块钱充不满电,两块钱又充不够时间,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真‘闹心’!”近日,家住梁溪区新世纪公寓的居民向网事悉心办栏目反映,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费用“稀里糊涂”。
记者走访发现,不同小区充电计费方式五花八门,有的按照时间收费,有的实行计量退费,而部分运营企业仅公示粗略标准,让居民直呼“看不懂”。
探访:
充电4小时起步的“尴尬”
调查:一墙之隔收费标准差异大

和新世纪公寓仅一墙之隔的畅舜苑采用了“计时+计量”双模式,操作页面清晰显示充电时长、最高功率及退费金额。
“我们小区是1元5小时,我只充了281分钟,系统自动退了0.06元。”有居民展示的订单明细让李阿姨羡慕不已。
在惠山区长安街道一小区,收费标准公示中明确指出,“电动自行车充满电后设备将自动断电,剩余充电时长将按付费比例退回”,居民可通过相应App实时查看充电数据。
梁溪区山北街道阅山花园小区则已实行电价和服务费分开计算,现场张贴的“无锡市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公示牌”上显示,电价为政府定价,收取0.55元/度,服务费为市场调节价,收取0.12元/小时。
多家充电桩企业表示,当前,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采用“物业代缴”模式,运营企业将充电电费统一交给物业,再由物业向供电部门缴纳。
此过程中,物业向运营企业收取的电价成为“关键变量”——部分物业因运营成本或管理要求,会在标准电价基础上进行加价。
一家充电桩企业售后人员透露:“收费标准取决于物业向第三方服务机构收取的电价,若物业不能按民用电标准和运营企业结算,我们只能通过提高居民端单价‘覆盖’成本。”
回应:电价和服务费应分别计价
江南晚报民生热线:88300000
“江南晚报”微信后台留言
记者:陈钰洁
校对:小阮
责
相关文章:
河间一家爱心企业3天免费帮40多户居民维修200多扇门窗04-17
从“违建死角”到“社区微花园”,“一桌四椅”如何让居民变身“当家人”?04-17
永辉超市丢失500余辆购物车被居民推走,派出所:自觉归还,否则按盗窃案处理04-17
“整条街都是煤气味” 施工挖断燃气管,市民质疑公共绿地被破坏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