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索朗旦加表演川剧变脸。记者 平措诺吉 常川 摄
近日,一段藏族儿童索朗旦加表演川剧变脸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引发广泛关注。视频里,年仅7岁的索朗旦加用稚嫩的双手和灵动的表演,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索朗旦加来自那曲,4岁时迷上了《三国演义》的故事。5岁那年,他在成都锦里的一家茶馆里第一次接触到川剧变脸表演。舞台上,演员一转身、一甩袖,瞬间变幻的脸谱仿佛让书中的人物“活”了起来。那一刻,索朗旦加被深深震撼,接连看了两场演出,临走时仍意犹未尽。
回到家后,他主动向母亲央金卓嘎提出想要学习川剧变脸,希望通过表演演绎自己心中的三国英雄。
“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央金卓嘎说道,“当他告诉我想要学习川剧变脸时,我感到非常欣慰。作为母亲,我希望尽我所能支持他的梦想。”今年1月寒假期间,央金卓嘎带着索朗旦加踏上了前往四川成都的追梦之旅。
学习的过程并不轻松。川剧变脸对动作的精准度要求极高,稍有不慎,面具可能卡住摘不下来,转身时也可能因披风缠绕而摔倒。起初,央金卓嘎担心孩子会因为困难而退缩,但索朗旦加却表现出超乎年龄的坚持与认真。为了让母亲放心,他甚至主动要求不让母亲观看训练过程,以免她为自己的辛苦感到心疼。
一个月后,索朗旦加便登上了梦想的舞台。舞台上的他毫不怯场,一招一式有模有样,俨然成为一名川剧变脸的小小传承者。“第一次看他上台表演,我既紧张又震撼。”央金卓嘎回忆道,“看着孩子在舞台上尽情享受表演,我感到无比惊喜。”
在学习川剧变脸的过程中,索朗旦加不仅掌握了技艺,更在汗水与坚持中收获了自信与热爱。戴着比自己的脸大两倍的脸谱,他在一次次甩披风、变脸的练习中,将文化的力量深深融入心底。央金卓嘎说:“有些传承不需要说教,文化自然会住进孩子的心里。”
除了川剧变脸,索朗旦加的兴趣爱好广泛。他是小区锅庄的领舞者,是藏文书法比赛的获奖者,也是各类文艺演出的热衷者。明年寒假,他计划再次去四川,学习更多戏剧表演技巧。
索朗旦加的故事并非个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00后”孩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奇妙的共鸣。从川剧变脸到西藏少儿舞台剧藏戏《顿月顿珠》的“小戏骨”,孩子们用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戏剧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灵感与活力。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平措诺吉 常川
相关文章:
慢阻肺患者如何通过合理饮食和锻炼降低病情加重的风险?04-14
这2个习惯,让你比同龄人老得更快!2个方法“变年轻”→04-13
“渔网哥”黄河边智救落水母女,小伙妻子:“嫁对人了!”04-13
哪些药品可以医保报销?一键查询,快试试04-12
青稞与黄豆“联姻” 高原特色农产品再升级04-12
一位藏族少年的川剧变脸梦04-11
独家专访希林娜依·高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