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十四五’时期,我国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全面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14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说。
“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刘烈宏介绍,一是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长足发展。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有力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激发消费方面,数字基础设施的超前部署和迭代升级,带动网络购物、“5G+工业互联网”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农业农村方面,随着5G网络和农村电商的发展,手机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直播成了“新农活”,有效带动了农村居民增收致富。二是数字技术创新实现新突破。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三是数据要素价值加快释放。体系化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推动海量数据优势不断转化为国家竞争新优势。四是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更加强劲。数据要素正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发展,有的企业利用数据赋能智慧施肥,综合提升产量5.5%;有的企业利用公路货运行业数据实现司机与货主分钟级车货匹配,提升单车运行效率30%以上。五是数字公共服务更加可感可及,让民生保障持续“升温”。“高效办成一件事”已进入制度化、常态化推进的新阶段,越来越多的事项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十四五”时期,我国数智技术加速应用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治理方式都发生了深刻改变,公共服务更加普惠便捷,数字生活更加美好智能,社会治理更加精准高效。“社区服务更加智能,‘一键式’老人求助等服务‘指尖可达’,智慧助餐等应用让社区生活更有温度。即时零售等数字消费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持续释放新型消费潜力。”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说。“十四五”时期,数据规模持续扩大,数据资源供给更加开放,应用场景不断丰富。陈荣辉介绍,国家数据局以场景为牵引,打造了“数据要素×”、公共数据“跑起来”等品牌,目前发布了70个示范场景,覆盖智慧农业、医疗健康、交通物流等重点行业领域,形成了一批可感可及的应用成果。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表示,优质的数据供给带动提高了各行业用数水平,解决了很多痛点问题。比如,某个地方的农商行,充分运用社保等多源数据推出了“社保e贷”普惠金融产品,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贷款融资难题,不良贷款率降到0.28%,自助办贷最快可以在5分钟之内完成。
近年来,数字经济合作已成为国家领导人双多边会晤时的重要议题之一。刘烈宏介绍,国家数据局成立以来,我国与26个国家签署了数字经济合作谅解备忘录,“丝路电商”伙伴国增加到33个,合作共赢的基本共识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务实合作,充分发挥央地协同、产学研联动作用,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创数字经济发展的美好未来。”
(孙茜)
相关文章:
日本无条件投降日回看松山战役:95天血战,7773人牺牲08-15
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08-15
从“一季清凉”到“全年红火” 四川旺苍以“凉资源”撬动“热经济”08-13
世运会柔术中国组合夺冠08-12
以岭参松养心获《中国房颤管理指南》推荐!中医药迈入标准化治疗新阶段08-12
做家务居然能减肥?官方表格来了!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