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台2025年民生实事安排方案
南昌新闻网讯 记者近日获悉,我市印发《2025年民生实事安排方案》,明确今年我市将在2025年统筹推进各项民生任务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办好省、市两级共20件民生实事,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全面落实 全方位保障民生福祉
在全面承接落实好省10件民生实事中,我市将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扶持力度,明确支持毕业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到市内基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业,每人每月给予1000元岗位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支持342名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到乡镇、街道临时摊点经营场所低成本创业,稳定经营6个月的,每人予以不超过5000元的一次性设备补贴。同时,全年安排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600万元、新增发放贷款15亿元,助力重点群体使用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就业。
困难群众的救助保障水平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我市将按规定提高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月人均保障标准和财政补差水平;特困失能人员、半失能人员、自理人员照料护理补助标准分别按每人每月不低于1500元、375元、110元落实。对于18岁前已纳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年满18周岁后在学制规定年限内仍在全日制高中和大学阶段连续就读的,可延续享受基本生活补贴政策。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群体还能定期获得监护状况和心理健康评估等相关服务。
残疾人关爱服务不断升级,城乡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城乡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均提高10元;0~7岁(不满8周岁)残疾儿童基本康复训练享受不设年限的全程救助,救助标准为每人每年2万元;根据区域经济水平和残疾人类别、程度、特点及需求,我市还将对697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
在持续提升城市居家社区和农村养老服务能力方面,我市明确改造提升4家标准化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为有需求的特殊困难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对在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助餐点)用餐的老年人,分类给予差异化用餐补贴;建设改造4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建设20个“一老一小幸福院”。
同时,我市将开展肺癌筛查和早期干预工作,对我市50~74岁肺癌高危人群开展重点筛查;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市社区托育服务机构覆盖率达50%以上;推进“可躺式”课桌椅进校园试点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根据实际需求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含寄宿制学校)配备“可躺式”课桌椅,优先支持在校午休学生比例较高的中小学校,优先考虑新建、改扩建学校,让更多中小学生午休“躺着睡”。
此外,我市还将因地制宜通过开通道路客运班线、城市公交延伸线路等形式,逐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上学交通服务保障条件;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你送我检”活动;推进口袋体育公园建设,新建设3个口袋体育公园,改扩建3个口袋体育公园。
聚焦重点 解决市民生活痛点
聚焦群众反映的难点问题和期盼,我市将全力办好市10件民生实事。
据悉,我市明确全力推进赣江“两滩七湾”天然泳场建设项目,打造一江两岸秀美风光城市的特色品牌,建设安全、舒适的沙滩活动场所,满足市民爱水亲水的需要;持续推进豫章书院和游览步道工程建设项目,建成连通象湖西岸和湖心岛的水上浮桥、桥头东西两岸广场、局部园路改造、景观照明及监控系统等内容;依托象湖湖心岛及岸线沿线闲置仿古建筑,打造新的豫章书院,成为集读书、藏书、休闲、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进一步增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
与此同时,我市还将积极推进多个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其中,南昌港城区港区秋水广场客运停靠点项目,位于红谷滩区秋水广场、赣江左岸,上距南昌大桥约2.5公里处,规划建设4个游船泊位,建成后将有效整合南昌市内水域旅游资源,串联形成独具特色的内河流域水上旅游精品线路,为南昌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为游客带来更好的夜游体验。
社区嵌入式体育场馆建设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湾里管理局将分别建设1个社区嵌入式体育场馆,满足群众开展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多元化健身活动需求,为市民打造家门口的健身场所,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南昌九洲公园建设项目同样备受瞩目,该项目致力于打造集亲子游憩、水上活力、运动休闲、特色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涵盖稻香园建设、植物园和动物园功能提升等内容,建成后将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
在优化市民居住出行条件方面,我市明确将持续加大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推进力度,完成新增既有住宅加装电梯75台;依托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颐养之家、“一老一小”幸福院、社会餐饮机构等,结合老年人数合理选择助餐点地址,建成并运营40个城乡老年助餐点;落实畅通微循环道路攻坚行动,加快推进25个畅通微循环道路建设项目;支持、引导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湾里管理局全面推进20000个楼宇电梯内电动自行车智能阻止系统安装到位;对南昌市老城区22个小区居民用户老化燃气管进行改造。(洪观新闻记者 张瑞哲)
相关文章: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05-12
上海高速惊现"流浪"小孩!民警这波操作亮了:我女朋友还在找,咋办...05-06
假期接近尾声,风雨又来~05-04
柔性执法、服务“不打烊”……南昌交警护航“五一”假期05-03
桂林举办2025年 卫生监督职业技能竞赛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