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早就面临超100%关税,中国光伏曲折赴美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4:41:00    







对于中国光伏产业来说,加快供应链布局全球化、分散化,始终是长期趋势



文|《财经》记者 郑慧

编辑|韩舒淋

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政策那晚,梁进等到了半夜,他在跟美国团队讨论,等会儿特朗普宣布的对等关税数字会不会很疯狂。“能疯到哪里去呢?”他想。

没想到的是,特朗普拟对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征收对等关税,税率的制定方式也令人大跌眼镜。“他疯了?”

梁进是一家光伏企业的员工。就单个国家来计算,美国是全球第二大光伏市场。据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SEIA)数据,2024年美国光伏安装容量约50GW(直流侧),同比增长21%。更重要的是,对光伏产品来说,美国还是当前为数不多的高价格、高利润市场。

在此轮关税战之前,中国光伏产业早就面临美国的多种关税壁垒,中国目前几乎没有直接出口美国的光伏产品。为了争取美国市场,中国光伏企业已转移大量产能到东南亚国家生产。但受2024年美国对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泰国发起光伏双反调查的影响,这些产能也一度陷入停滞。梁进公司的工厂去年刚转移到印尼。

美东时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其所谓“对等关税”措施,其中印尼的对等关税税率是32%。“10个点左右还能靠买卖双方协商来分担,但超过10个点就很难办。”梁进的心态崩了。

美国客户说,要去参加抗议游行,但单子怎么办,关税怎么分摊,商量不出结果,只能先搁置。印尼政府要去“求和”的消息很快传来,twitter上流传着各种传言和八卦,“听说关税会降的”,梁进稍微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就是等待结果。

中美之间关税措施不断反制期间,美国再次调整关税措施。当地时间4月9日,白宫发布新的新政令,将对中国对等关税调至125%,综合税率达到145%,而4月10日至7月9日的90天内,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征收10%的从价税率。

尽管不排除90天内关税依然会变动的可能,但梁进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让货物迈过美国海关,“不变应万变”。但他有预期,美国早晚会对印尼、老挝等地光伏产品征收关税。

就应对关税而言,中国光伏产业可谓身经百战,过往美国对中国光伏的关税政策壁垒,已经导致两次产能转移。但新的对等关税一来,还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中国光伏还能往哪儿退?

在特朗普发起所谓对等关税之前,中国光伏企业已经有过两轮产能转移,均是受到美国光伏关税政策影响。因此,此次对等关税虽然给国内光伏产业带来的冲击远小于其他行业,但海外产能仍面临极大不确定性,对等关税加剧了行业面临的困难,让局面变得更为混乱。

光伏企业的第一轮产能分散始于2012年、2015年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的两轮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彼时很多光伏企业涌入与中国文化、地理相近的东南亚国家建厂,目的地主要包括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

2018年前后,特朗普政府展开多次贸易救济,其中涉及进口光伏产品的主要包括根据《1974年贸易法》第201条、301条展开的贸易保护和关税征收。其中201关税面向全球,而301关税则针对中国。

至此,中国产的光伏产品面临“双反+201+301”的关税组合,综合税率超过109%,其中包括反倾销税率至少36.5%,反补贴税率至少9.07%,双反税率不同企业判决税率有所差异,201关税14%,301关税50%。如此高的关税之下,中国光伏几乎没有直接对美国的出口,主要借助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国家投资的产能绕道出口至美国。

因此,无论是2024年5月美国宣布将中国光伏电池、组件的301关税提升至50%,还是当前的对等关税,对中国直接出口的光伏产品影响都不大。

第二轮产能分散则源于美国的进一步围堵。2021年,美国制造商请求拜登政府调查“反规避”行为,马来西亚、越南、泰国、柬埔寨(下称“东南亚四国”)生产电池、组件,以规避对中国光伏的双反关税。2022年3月,美国商务部展开调查,并于2023年8月下达终判,认定部分企业的规避行为存在,将加征双反关税。

由于中国企业对“反规避”仍有可行的应对措施,且东南亚产品凭借成本优势仍在涌入美国。于是在2024年,美国干脆直接对东南亚四国光伏电池、组件产品发起了双反调查,目前已公布初裁税率,并预计将于4月底进行终裁。

中国企业不得不再次寻找新的目的地,而这一次的选择更加多元。2022年,拜登政府提出的《通货膨胀法案》给光伏制造提供了诱人的补贴,一些企业决定拥抱不确定性,咬牙选择去美国建厂。2023年,隆基、晶科、晶澳、阿特斯、天合光能、TCL中环控股的美国公司Maxeon等中国光伏企业,纷纷在美国投资设厂。

一些企业仍然留在东南亚地区,只是转移到了老挝、印尼等国;一些企业则决定试水中东,去沙特、阿曼、土耳其等国家建厂。

但对等关税一来,这些美国之外的国家全部受到影响。如果不考虑特朗普“暂缓90天,除中国外统一10%”的新变化,就此前发布的对等关税来看,不同国家受到的影响程度不一。

截屏2025-04-10 15.51.54(截至北京时间4月9日各国光伏电池、组件出口美国的税率,来源:InfoLink)

参考光伏咨询机构InfoLink计算的数据,在受双反税影响的东南亚四国中,越南、泰国、柬埔寨的合计关税税率均超过了100%,其中大部分中国企业在越南判决税率为54%,而非适用其他厂家税率的271.28%,叠加此前越南对等关税税率(46%)后综合税率也超过100%。相比之下,马来西亚的双反+201+对等关税税率约56.75%,虽然也高,但相对其他三个国家来说已经较为温和。

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师谭佑儒告诉《财经》,东南亚四国双反关税出来后,整体开工率明显降低,但不同国家、不同环节的状态不一。电池片环节持续低迷,硅片、组件产能仍有部分开工。

谭佑儒表示,美国以来进口电池片在本土封装的组件缺乏成本竞争优势,而进口光伏电池片和组件的选择除了东南亚地区,就只有印度、韩国等地的部分供给。

从今年1月美国光伏产品的进口数据来看,在进口量整体收缩的基础上,东南亚四国占比下滑至50%,而双反前四国的占比超过85%,老挝、印尼占比则明显提升,东南地区整体占比仍在80%以上。

谭佑儒认为,如果按照此前公布的对等关税,印尼、老挝和马来西亚的综合税率在东南亚最低,或将成为最大的对美国光伏出口市场。据其统计,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的电池片产能合计约38GW。

《财经》了解到,对等关税政策出台后,东南亚四国的产能又遭受一轮冲击,或是停工,或是休假到5月。而对等关税仅暂停90天,短时间内有没有必要复工,能不能恢复开工率,后续又有多少能出口到美国,对厂家而言都要打个问号。

除了遭受双反的东南亚四国,老挝、印尼的对等关税分别为48%、32%,如果考虑到此前的201关税,那么老挝的合计关税税率将高达62%,印尼目前豁免201关税,在综合税率上占有一定优势。目前,中润光能、美科等企业在老挝有产能,天合光能、英发睿能、横店东磁等企业在印尼已布局了产能,这些产能大多于2024年年中后陆续投产。

谭佑儒认为,如果按照此前公布的对等关税,印尼、老挝和马来西亚的综合税率在东南亚最低,或将成为最大的对美国光伏出口市场。据其统计,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的电池片产能合计约38GW。

他提到,对等关税变化太快,且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当前厂家们大多处于观望的状态。一些厂家希望在长期看来相对稳妥的地区布局产能,比如中东,可能会加速相关项目的推进。

中东国家大多仅面临10%的对等关税,晶科能源、TCL中环已计划在沙特建厂,天合光能、协鑫科技计划在阿联酋建厂,晶澳科技、钧达股份拟在阿曼建厂,但这些项目仍在推进中,暂未形成有效产能。正泰新能目前在土耳其有少量的组件产能,且近期宣布计划在土耳其建设5GW电池片产能。

无论美国关税如何变化,对于中国光伏产业来说,加快供应链布局全球化、分散化,始终是长期趋势。

美国光伏工厂也不好受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给出口美国的各地光伏产能带来了不确定性,也伤害了美国本土光伏产业。

据彭博新能源估算,截至2024年底,美国有超过50GW的光伏组件库存。加上First Solar的薄膜光伏组件产能,以及大约13GW本土晶硅组件的实际供应能力,今年的光伏供给相对充足。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开发商对于光伏电站开发的观望情绪也在加重,光伏组件销售状况不佳。但他们仍然希望能拿到相对低价的组件。

一位在美国的光伏分销商告诉《财经》,对等关税宣布后,他连续两三天几乎没怎么睡觉,白天跟美国的客户沟通,晚上跟东南亚产能的中国决策层沟通,原本销售缓慢的部分低价库存一夜之间销售一空,上周五(4月4日)还是0.2美元/W的组件,周一(4月7日)已经涨到了0.25美元/W。

他强调,光伏安装不仅要考虑组件成本,还要综合变压器、逆变器、储能设备等在内的系统成本,如此一来,对等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可能会很大程度上抑制对美国光伏电站的开发意愿。更不用提此前因为特朗普上台,终端补贴不确定大大增加,已经让电站开发商们持续观望。

据InfoLink数据,2025年一季度美国组件产能达50.5GW,但本土电池产能仅2.3GW,排除薄膜组件产能,美国仍有约37GW电池产能缺口,需从印尼、老挝等地进口。

对等关税公布后没过几天,有位美国的小企业主找到前述分销商,问他能否接手自己手中一条500MW的全新组件产线。“玻璃、边框、接线盒……这些辅材的价格都要涨,小厂没有议价空间,搞不定供应链,被打蒙了。”他解释道。

彭博新能源预计,美国组件工厂将支付近两倍的价格(相当于增加0.07美元/W)进口电池片。关税实施后,在美国本土生产的组件成本将上升至0.37美元/W。而海外光伏工厂能通过削减成本以抵消关税,使其组件比美国生产的组件更具价格竞争力。

谭佑儒告诉《财经》,虽然当前美国建设了超50GW的组件产能,但当前美国的组件市场依然高度依赖进口,已建成的产能整体开工率并不高。

除原材料、辅材的供应链受到影响,美国建厂所需设备也将受到较大影响,美国几乎所有新建光伏工厂也依赖从中国进口的设备,而这些设备现在将被征收高额的关税。

梁进告诉《财经》,当初公司也考虑过是否要去美国建厂,但思虑再三还是放弃了。据他了解,美国工厂在用工、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美国当地往往要求雇佣一定比例的工人,工厂难以实行高程度的自动化,而美国的工会力量强大,当地员工很难配合三班倒、两班倒等制度。

此外,为了配合环保、消防等监管需求,工厂的开工率常常起不来。一些物料的运输,也会莫名其妙地晚两天到。“这在中国就不会发生。还有很多类似的细节,综合起来看,美国的制造条件真的很不理想。”他说。

美国对中国光伏实施了超过十年的贸易保护关税,在各种围追堵截之下,也没能在主流的晶硅领域培育出真正有竞争力的本地制造。直到拜登政府的IRA法案提供了补贴,这才涌现出大量组件产能,但依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供应链,而对等关税的出现又给这些组件产能带来了麻烦。

特朗普要实现美国制造回流,甚至摆脱中国重构全球制造业格局的企图很难一蹴而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即便制造业回流至美国,其本土产能也将承受较大的供应链及降本增效压力。

(梁进为化名)


图片

责编 | 秦李欣

图片

相关文章:

美方豁免部分商品“对等关税”04-13

美元资产,遭遇大抛售!04-13

美豁免从中国进口的部分产品关税04-12

中国援柬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柬埔寨71C号国家公路正式通车04-12

第三届“澳门之星—青少年才艺大赛”圆满落幕04-12

早就面临超100%关税,中国光伏曲折赴美路04-12

格陵兰岛一美军指挥官在美副总统访问后遭解职04-12

“世界因你而美丽·广州”影像故事活动推介会在阿斯塔纳举办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