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庭院经济以其投资小、见效快、灵活多样的特点,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渭源县清源镇大力引导群众发展庭院经济,积极盘活房前屋后闲置资源,让农家小院焕发新生机,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

走进清源镇鼠山村坡儿社李平家的兰花繁育花房,一盆盆兰花整齐排列,叶片肥厚油亮,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绿油油的光泽,翠绿的叶丛中,橙红相间的兰花优雅绽放,明艳动人。
记者了解到,李平家的花房占地约280平方米,采用温室培育的方法进行培育,每年可培育幼苗1万多株,育有国兰、彩兰、佛光、安山兰等多个系列的兰花品种。目前,花房里的兰花长势正旺,有一批即将出售。

清源镇鼠山村坡儿社村民 李平
清源镇鼠山村坡儿社村民李平说:“我以前在兰州君子兰基地务工,对君子兰培育非常感兴趣,自己一直有在家培育销售君子兰的想法,于是在家门前的空地上修建了花房。刚开始规模较小,正好这几年政府有扶持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的政策,于是我便扩大了规模,引进了新品种。目前培育君子兰万余盆,主要在本县及陇南、临夏、白银等地销售,经济效益很不错,年利润可达4万元。”
在李平眼里,发展庭院经济对以务农为主的农户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增收方式,既不耽误农户务农,也能让农户获得额外的收入。他也对自己在务农之余还能培育君子兰增收的生活状态很满意。他告诉记者,政府的扶持政策,让他发展庭院经济的信心更足了,今后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花房中,让这份“副业”为自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清源镇紧盯群众增收目标,以拓宽增收渠道、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大力鼓励和支持群众以自家庭院为载体,激活庭院经济发展潜力,通过盘活院落及房前屋后闲置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及各具特色的庭院经济,把农家庭院的"方寸地"建设成为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清源镇鼠山村党支部书记 武建红
清源镇鼠山村党支部书记武建红说:“清源镇鼠山村已为8户中蜂养殖户、1户君子兰培育户发放了奖补资金,累计发放奖补资金3.06万元。通过示范带动,全村新增发展庭院经济的农户50余户,发展庭院经济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一种新模式。”

清源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刘音
清源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音说:“下一步,清源镇将持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拓宽他们的增收渠道。”
从“方寸地”到“增收园”,庭院经济正成为渭源县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庭院经济将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的活力,让更多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记者:李力什
相关文章:
渭源:小院落变身“致富园” 庭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05-06
首发数字中国发展指标体系,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今日闭幕05-04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从“一季热”到“四季火”,冰雪经济求解“半年闲”05-03
杜鹃花开翠屏山04-27
@海拉尔人 提高警惕 谨防上当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