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消息,4月7日下午,市委书记尹力围绕“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到海淀区调查研究。他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的战略意义,充分发挥首都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坚持创新与应用并重,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为国家赢得国际科技竞争主动权贡献北京力量。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游钧一同调研。
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备语言、多模态、智能体等大模型综合研发能力,致力于打造新一代认知智能大模型。市领导听取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介绍,察看企业最新基座大模型、沉思模型及智能体项目演示。尹力指出,要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力度,在深度推理大模型和智能体方向进一步发力,推出更多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原始创新成果。加强多元化市场布局,深化人工智能在政务、医疗、教育、金融、文化等领域的应用。充分发挥头部企业作用,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发展,共同推动形成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圈。
北京面壁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首家专注于端侧大模型的公司。市领导察看端侧模型在智能终端应用演示和云端模型在法律行业应用展示。尹力指出,面壁智能是我市人工智能领域专精特新标杆企业。要坚持端侧模型发展路线,坚持“技术创新+落地应用”双引擎发展模式,不断提升模型性能、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拓展细分场景应用,推出更多贴近用户需求的高性价比产品和服务。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领军企业合作,打造行业生态,推动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加快转化应用。
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通用具身多模态大模型机器人,可广泛应用于商业、工业、教育科研、 康养医疗、家庭等商业化场景。市领导察看机器人泛化抓取训练演示和无人零售场景应用展示。尹力指出,机器人被称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要紧盯行业发展趋势,聚焦前沿领域,强化跨学科融合,加快大模型训练迭代和机器人创新设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丰富应用场景,让创新技术更好融入生产生活,走进千行百业、千家万户。属地和相关部门要做好支持服务,积极营造宽松包容的创新环境,帮助企业发展壮大。
尹力在调研时指出,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近年来一直把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发展产业,涌现出一批重磅创新成果。要瞄准科技前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依托在京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组织开展协同攻关,在模型架构、核心算法等关键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坚持技术路线多元化布局,大力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大算力、数据等要素资源供给,夯实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底座。
尹力强调,人工智能具备典型通用技术特征,要强化融合应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眼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社会事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围绕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方向,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更好赋能带动新材料、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发展。针对医疗、教育、文化、交通、制造等领域需求,开放一批标杆示范场景。各区要立足自身产业发展条件,找准结合点,实现“一区一特色”差异化发展。
尹力强调,北京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约占全国四成,其中独角兽企业占全国一半。要聚焦企业主体,积极营造一流创新发展生态。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人工智能创新联合体,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等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支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完善企业发现培育机制,孵化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实现更好发展。
尹力强调,北京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人才。要突出人才支撑,切实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支持在京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联合培养。建好中关村学院等新型育人平台,造就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切实满足人才创新发展需求。发挥国际交往中心优势,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提升外籍人才在京工作生活便利度。
市委常委、秘书长赵磊,市政府秘书长曾劲参加。
编辑 刘佳妮
相关文章: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座谈会 听取民营企业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意见建议04-08
农业强国规划!广袤乡村将变样04-08
咸阳:AI技术让政企服务更“智慧”04-08
港股机器人概念走强 越疆涨超17%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