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送完最后一单,网约车司机李超凡关闭接单软件,到家已近23时。
李超凡的家,位于嘉定区真新街道。这里有一个专为网约车司机打造的“驿路有我”综合服务站,目前已吸引213名司机入住。
站内“司机公寓”租金最低650元/月,平价食堂深夜不打烊,120把充电枪和自动洗车设备可满足网约车日常运营需求,还有租车企业、平台企业入驻……可以说,网约车司机“从零起步”需要的所有服务,“驿路有我”都一站式“包圆”了。
如此规模功能齐全的网约车司机服务站,在上海屈指可数,它是怎么运作的,可持续吗?对于超大城市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如何实现党建全覆盖,做到管理、服务并重?记者近日蹲点“驿路有我”服务站,听司机讲述在这里生活的感受,观察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创新探索。
告别“臭车”:650元/月住司机公寓
“驿路有我”服务站,最初源于一个商业项目。它所在的土地属于栅桥村,2021年下半年,村委会引入上海新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众国明仕充电站,配备120把快充枪,公寓、食堂等硬件配套也陆续建成。
“我们的谷时电费是0.55元/度。”充电站站长丁忠辉说,实惠的电费、“海量”的“枪数”,每天吸引约700车次网约车前来充电,“晚上还有很多车排队,场内经常堵得水泄不通。”
随着车辆和司机聚集,治安、交通等方面警情也明显增加。“有些是充电占位引发的日常纠纷,有些则更严重。不规范的租车公司‘提灯定损’,故意找茬,想方设法扣除网约车司机大额押金。”嘉定公安分局真新新村派出所社区民警吴佳俊说。
清退不合格租车企业,删去合同“霸王条款”,设办事专窗为网约车司机办理从业资格证……服务站建设的第一步,就是维护网约车司机合法权益,扫除他们的入行障碍。
警情少了,民警继续深入工作。走访充电站时,吴佳俊发现不少网约车司机都在车上过夜。“他们会就着后排座椅搭一张简易床铺,两根带子拴在前排驾驶位,垫子铺平就能睡了。”

司机以车为家、吃住都在车内,是乘客抱怨网约车臭的主要原因。对司机来说,“蜗居”车中当然也有种种不便,除了睡眠质量差,还常常为占位发生摩擦纠纷。
如何解决这一痛点?巧的是,近在咫尺的公寓楼有不少闲置房间。“当时公寓主要面向白领招租,每月租金2800至3200元,入住率不高。”吴佳俊萌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每间房多添几个床位,以更实惠的价格租给网约车司机?”
这个想法同公寓楼所属的企业负责人不谋而合。改造很快完成了,现在公寓每间房能住3—4人,租金每人650元/月。屋内有独立卫生间,配有洗衣机、冰箱、空调等,还有保洁员收拾楼道垃圾、打扫卫生。网约车司机可直接“拎包入住”。


公寓楼下就是停车场。
深夜“接力”:让司机多睡一小时
“在上海跑网约车,不能错过三个高峰:除了早晚高峰外,还有一个夜高峰,大约是21时到23时。”在沪开网约车4年,李超凡和记者分享他的“接单秘籍”。
高峰时段打车的人多,平台会有相应奖励,根据司机的作息变化,“驿路有我”服务站也有了自己的“生物钟”:清晨五六点,数百辆网约车浩荡出行;深夜十一二点,司机回家,车辆排队充电补能。
为了让司机们早点休息,服务站贴心地推出了“代充代泊”服务——凡入住公寓的司机,可以将钥匙交给管理员,由他们代为充电和挪车。
每天23时,晚归的车辆陆续入场。一道道车灯照亮夜幕,路边,充电站管理员王杰身穿“驿路有我”反光马甲,很是显眼。记者看他手里抱个塑料桶,忙着从司机手中接过钥匙,不一会儿,桶里就有了各式各样几十把车钥匙。

深夜,王杰开始一遍遍拔枪、挪车,桶内是各式各样的车钥匙。
“每天22时,谷时电费开始计价,第一批车就在这时候开始充电。”王杰说,他有两个钥匙桶,按时间分批次保管车辆钥匙。大约23时30分,第一批车陆续满电,王杰与同事开始一场特殊的“接力赛”——将充满电的车辆开走,快速腾出充电桩,让后来的车辆补能。
“嘟嘟!”按响手中的钥匙,远处一辆白色新能源车应声闪灯,王杰找到车,熟练地拔枪、关闭充电盖,把车开到后方的停车场,再回来找下一辆车……“就这样转啊转,每天晚上要挪几十辆车,差不多要走两万步。”王杰说,“半夜12点到凌晨2点,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因为这个时段回来的车特别多。”
丁忠辉坦言,以前不少司机插上充电枪就回房间,车占着位,打电话也不接。“车辆代泊虽然增加了管理成本,但能提升充电桩周转率和企业收益,也能更好地服务司机。”

对这项服务,司机师傅也一致叫好。网约车司机汪卫国说:“现在每天都可以多睡一两个小时。”司机任正西说:“哪怕有时很晚回来,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充电位,不需要再排队等很久了。”
“融合网格”:推出更多专属服务
从原本普普通通的充电站,到如今司机群体心中的温暖港湾,服务站的蝶变,源于嘉定区创新的“融合网格”治理模式。
去年,嘉定探索将基层划分为若干小微网格,全部设立党组织,融入公安、属地、社区、企业等各方力量。在充电站所属的金栅桥小微网格中,吴佳俊兼任村居网格副网格长。去年夏天,“驿路有我”服务站党建引领指导组成立,成员除了社区民警和交警以外,还包括村民、司机和企业党员。在党建引领下,服务站陆续推出了更多“网约车司机专属定制服务”,如每月寿星、优惠体检套餐、“反向过年”专属探亲房等。
走进公寓楼,大门旁的白板上有不少司机的名字,他们是“本月寿星”。“每月我们会挑选一天,为当月过生日的司机举办生日会,送上生日蛋糕和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这项活动已持续了8个月。”吴佳俊说。
“有天回家,发现门把手上挂着一个小礼物,祝我生日快乐。”回忆起那天,李超凡笑得有些腼腆,“觉得挺好的,被人惦记着,心里暖暖的。”
开网约车工作强度高,司机又缺乏医疗保障,身体健康是他们最大的担忧。了解到这一点后,民警依托“融合网格”机制,与附近的海鹤医院反复沟通协调,最终定制了一款网约车司机专属体检套餐,价格从原先的270元大幅优惠至88元。“套餐里的体检项目都有针对性,充分考虑到网约车司机久坐、熬夜的工作特点。”吴佳俊说,现在已有35名司机做了体检。

蛇年新春,不少没回家的司机希望接家人来上海“反向过年”。民警又通过“融合网格”与附近一家酒店约定“专属探亲房价”。一方面让网约车司机工作团圆两不误,另一方面也让辖区酒店在淡季有了盈利……
真新新村派出所副所长申筱燕说,自“融合网格”建设开展以来,“驿路有我”服务站紧紧围绕“融合型党建”,以服务好网约车司机为目的,在精细化治理中更好推动矛盾纠纷及早发现、就地化解。
“多格合一”:寻求各方共赢点
今年初,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布“一号文件”明确,上海将在党建引领下推进“多格合一”,推动网格管理向以管理服务并重、社会主体多元共治、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各方利益协调的网格治理演进。
“驿路有我”服务站就是“融合网格”的一个缩影,更是一次多赢的探索——
对司机群体而言,日常需求得到一站式满足,生活更加便捷;对企业而言,入住司机越来越多,充电量节节攀升,实现收益增长;对政府部门而言,把分散在外的网约车司机汇聚于此,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基层治理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真新街道毗邻虹桥枢纽,集聚了大量网约车司机、货运车司机。这些流动性较强的新就业人群,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应当成为城市发展成果的获得者。”真新街道党工委书记郭亦鹿说,要更好关心满足他们的需求,实现党建全覆盖,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郭亦鹿表示,进一步做好“融合网格”工作,要以“条上发力”带动“块上谋益”,推动社会主体多元共治、资源共享,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寻求各方利益的共同点。
“微网格是最贴近老百姓的基层细胞。”嘉定公安分局融合网格专班负责人周俊表示,将以此为最小单元工作阵地,推动平安建设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把治理触角延伸至居民小区、村民小组。
服务站好不好?司机群体口口相传、“用脚投票”——去年,服务站有176人入住;今年仅一季度,这一数字已增加至213人。
相关文章:
上海推出网约车司机专属服务站,如何运作?可持续吗?04-15
理发、住宿、洗浴等都免费!“全河南最牛服务区”火了04-13
深化“党建+楼道”共治模式!真如镇街道用楼道“方寸新景”绘就“真如新愿”04-13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拧紧三个链条 激活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活力04-11
小区施工停车难,隔壁商场免费提供500个停车位!这个街道探索基层善治新密码→04-08
马尾区罗星街道罗星社区:聚焦“三融合” 基层治理扬“星”帆04-07
“多格合一”赋能精细化治理!普陀的他们巧解地铁口共享单车顽疾04-07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筑牢社区安全防线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