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长春市各大景区、文博场馆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文旅市场繁荣火爆,消费活力持续升温。探究假日旅游火热的背后,既是长春对文旅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创新呈现,也折射出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渴望。从创意活动到沉浸式演艺,从自然踏青到文博体验,长春以多元融合的文旅产品矩阵,精准触达不同客群需求,形成了独特的市场吸引力,开启文旅融合发展的春日新篇。
01
假期效应释放
“看风景”转向“玩场景”
时间适中、气候适宜,清明假期承载了人们积压已久的出游意愿。从冰天雪地到草木初绿,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开启短途自驾、高铁出游,去感受春天的气息。这份“久违的春日仪式感”,使长春各大文旅景区、文博场馆人气爆棚。

游客在莲花岛影视休闲文化园里购买特色小吃。
清明假期,本就人气旺盛的长春市动植物公园、莲花岛影视休闲文化园更是“火力全开”。两大景区均在原有活动的基础上增添新场景——亲子互动类创意新玩法“小丑嘉年华”。身着五颜六色服饰的小丑们一出场,便为色彩尚显单调的早春增添一抹灵动,幽默诙谐的表演更让游客尤其是小朋友们“笑声不断”“。看到这些活泼可爱的小丑,心情一下子就被点亮了,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游客杨女士感慨道。
如今,文旅消费已从“看风景”转向“玩场景”,年轻化、社交化的创意内容更是成为吸引客群的关键。长春这种“强互动+高趣味”的模式,打破了传统景区单向观赏的传统,通过角色扮演、即时互动和社交分享,将游客转化为“参与者”而非“旁观者”,成功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02
活动提质升级
复合型产品促进消费
清明假期,由于时间较短,多数游客都选择了近距离出游,短途、高频、低成本的近郊游,契合了人们对“诗意栖居”的向往,而“采摘+教育”“徒步+娱乐”等复合型产品,则进一步释放了消费潜力,“微度假”成为清明假期的主流趋势。
在众多“微度假”产品中,采摘游可谓当下的热点。不同于过去单纯的采摘游,各大草莓采摘园将采摘活动升级,打造“研学+体验”模式,吸引了不少亲子家庭和研学团队蜂拥而至。派对游戏、草莓实验小课堂、自制草莓酱、开辟小农场……孩子们乐在其中“。孩子在采摘园既体验到了采摘的快乐,又在研学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知识,一举两得。”学生家长蔡女士称,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因为孩子亲身参与其中,所以记忆格外深刻,学习效果也更好。

净月景名胜区春和景明,游人如织。
三天假期,净月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迎来了客流高峰。景区内的冰凌花谷、森林探险乐园等景点,成为家庭游客亲近自然的首选。而中国瓦萨博物馆门前的草坪已经微微泛绿,更是成为游客们打卡拍照的热门地。冰凌花谷推出的人面彩绘等活动,更是将自然景观与轻体验结合,满足了都市人群“短途减压”的需求,成为吸引游客的“密码”。
03
艺术化传承
让游客产生沉浸式共鸣
清明节的文化内核是缅怀与传承,假日期间,长春各大景区通过艺术化表达和沉浸式体验,让观众与历史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实现“从旁观到共情”的跨越。

伪满皇宫博物院内,游客有序参观。
长影旧址博物馆推出的全新演出《长歌烽火》,根据长影经典红色影片《上甘岭》《刘胡兰》改编,将那一段段故事以全新的姿态在《长歌烽火》的舞台上震撼上演。伪满皇宫博物院新推出的情景剧《白山魂》,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战斗为背景,讲述了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专业演员的倾情演绎,让观众潸然泪下。而由伪满皇宫博物院文博艺术团带来的主题舞蹈《映山红》、诗歌朗诵《英雄》、故事《赵一曼的抉择》与《林海雪原上的不朽战歌》,让现场观众真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凛然大义和英雄气节。莲花岛影视休闲文化园的《抗联抗联》实景剧,则以炮火硝烟、马术特技还原抗战场景,吸引大量年轻观众“二刷”。
长春通过爱国主义演艺将这一主题转化为可感可知的体验,将书本中的内容转型为沉浸式共鸣,吸引更多观众走进景区的剧场,传承红色基因。
04
文博场馆“破圈”
打造“城市科技文化客厅”
清明假期,我市文博场馆人流如织,“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为何假期里文博场馆格外受欢迎?抛开气温等外在的自然因素,文博场馆的吸引力不仅源于展品本身,更与其主动“破圈”、打造互动体验密不可分。

长春博物馆在推出展览的同时,以多彩活动丰富观众体验。
博物馆变成“考古现场”,黄色的沙坑内,孩子们手持工具,模拟考古挖掘……这是吉林省博物院推出的“奇思妙想考古记”博物馆教育课程上课现场。吉林省博物院联合“之间故事”模拟考古体验中心开展活动,老师运用互动教学课件,向学生们呈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讲述考古故事的同时,还在模拟考古发掘现场实地感受到了考古的乐趣。吉林省科技馆也带来了特色教育、动手实践课堂、主题教育等系列活动,让学生们了解月相的奥秘、造纸术相关知识。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以多项主题活动,带游客开启“趣”玩模式。
“现在的博物馆不再是单一的展览,而是一个能够与其对话的鲜活空间。”正如游客苏女士所言,如今,长春各大文博场馆正从“知识殿堂”向“城市科技文化客厅”转型,通过教育课程、科技互动和场景化展览,使博物馆成为城市文化消费的热门目的地。
来 源:长春日报
相关文章:
新华全媒+丨开放赋能 消费升级——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观察04-12
河南出现极端性大风,最大风力15级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