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读书现状
买书如山倒 读书如抽丝
当代人读书速度
买书:下单5秒,激情付款
读书:打开5秒,开始犯困
当代人读书Flag
1月:“今年必读20本!”
4月:“....读个目录也算读了吧?”
当代人最想读的书
《如何高效摆烂》——教你如何理直气壮不读书
《熬夜养生大全》——毕竟深夜才是“读书”高峰期
《5分钟读完一本书》——适合当代碎片化注意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耐心看完一本书变得困难
勉强用力去看
几行文字从眼前滑过
大脑皮层却光滑得没有一丝褶皱般
什么内容也没有留下
只能又从头开始尝试
有没有可能
是打开书的方式不对?

想要好身材?
不一定非得读健身指南
比如这种重量相当于一个哑铃的小画书
不管是喜欢希腊的还是罗马的
是醉心古典的还是印象的
捧起来读就等于是照着图在练了

夜里总是思绪繁多、辗转反侧?
不一定要照着冥想书单选
比如这种买了7年
只看了133页的书
既学不明白什么是数学
也学不明白什么是失眠
以上只是和大家开个玩笑
!!!
读不下去书
可能是个必经的阶段
大可不必焦虑,甚至自责

就好像
在诗、散文和短篇小说
都颇有建树的博尔赫斯
也会坦言
“我的头脑总是枯竭
但我装作没这回事”
我们从小就熟知的老舍先生
也会在作品中抱怨
“我现在就是这样
一天到晚在那儿做事
全是我不爱做的”
托尔斯泰更是在自己的日记中
直白地吐露
“很累,不想爱了
也不想劳动了”

写书的人尚且如此
读书的人多半也难免
杨绛先生说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
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
是读不懂书的
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
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英国哲学家培根专门写过一篇论读书的散文
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
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而这个道理
董其昌还能讲得更简单明白一些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人既需要去身体力行
脚踏实地地走过春夏秋冬
也需要明悉事理
通达平和地知晓人生方向
经历和阅读
正是必备的路杖和罗盘
帮助我们拓展自我
走进人生的“诗和远方”
书籍是生活的明灯
一时读不下去
兴许是因为正走在生活的春光中
努力生活
用心思考
重新和书产生联结
也许就在今天
你的“今年必读”书单,进度到哪了?
(0%的举手)
或者...
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那个
“借了你的书读不下去又不还的朋友!”
来源: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综合新华网
相关文章:
我和我的书竟然成了“年度最陌生室友”?04-23
“解放书单”上新,十位荐书人解读十本好书04-22
亚洲人权专家分享数字人权治理经验 呼吁合力应对挑战04-20
艺术家汪一推出最新个展,“沿着河岸”看神秘的岛屿和密林04-13
报 名 通 告04-13
专家提醒:过敏性鼻炎不能忍忍就算了,当心哮喘找上门04-11
西安3所中小学公开招聘04-11
陈雨菲从被冲击者变冲击者04-10